-
武當歸隱
道教神仙2016-07-04
武當福地,古來是仙真潛修之地。明太祖朱元璋得了天下,便派使者捧著詔書禮品,進武當山來尋找一位神仙,叫作張三豐。但使者在山中守候尋覓了好一陣,卻未能見到張三豐之面,只好怏怏回朝復旨。 這張三豐,原名全一,又名君寶,遼東人。傳說他生于南宋末。五歲時染上眼病,雙目漸漸昏不見物。碧落宮住持張云庵,是位世外高人,一見張君寶便覺得奇異,對他父母說:這孩子仙風道骨,不是凡器,但雙目遭了魔障,必須拜貧道為師。脫去塵翳,使智慧之珠重新…
-
黃帝問道廣成子
道教神仙2016-07-04
崆峒駕鶴游,鼎湖乘龍去。這是懸掛在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山管理所翰譜堂的一副書聯。寥寥十個字,卻含容著一篇黃帝問道廣成子,得道后乘龍上天的動人神話故事。 遠古仙人廣成子駕玄鶴來到崆峒山,只見林木蔥蘢,幽谷滴翠,涇河與胭脂河如兩條素練環山而流,山清水秀,風景如畫,便想住下來養神化氣。但美中不足的是,崆峒山還不夠高,不足以隔斷塵囂,影響修煉。玉帝知道后,立即派二郎真君挑泰山之石加高崆峒山。二郎真君神力無窮,往來如飛,不日即將崆…
-
韓湘子祝壽
道教神仙2016-07-04
話說唐憲宗時,河南南陽 (今河南孟縣西)有一赫赫有名的官宦人家,姓韓名愈。因官居高位,清正廉明,為人正直好善,頗受黎民愛戴。 這一天,是韓公七十一歲大壽,正堂上掛著一個斗大的壽字,兩邊還有一副紅紙書寫的對聯: 福如東海長流水, 壽比南山不老松。 府內紅燭高照,張燈結彩,喜氣洋洋。不一會,眾多文武官員,由下人抬著壽禮、壽糕,紛紛前來祝壽,韓公頻頻點首稱謝。 正在這時,忽聽門外一陣喧囂,接著就見一小道士直奔二堂而來。張千、李萬…
-
何王廟故事
道教神仙2016-07-04
河王廟是供奉河王爺的廟宇。河王就是一河之王,水府之神,而這里的河王廟卻被人們說成了何王廟,河流的河變成了姓何的何。這是怎么回事呢 ? 傳說這永安河有蠻長,河面也蠻寬,河里的魚也蠻多。河邊王家灣里曾經有一個叫王有財的人,常在這條河里扳河罾。他的河罾特別剎魚,再沒有魚,一碗自家吃的魚是不會落空的。王有財到了六十多歲,老伴去逝了,兒孫都大了,田里的事也不用操心了,干脆在河邊搭起了小棚,吃住在河邊,日夜都可扳罾。每天早晨,他上…
-
呂洞賓丹藥濟人
道教神仙2016-07-04
八仙之中,呂洞賓名聲最響。因為他行蹤不定,經常在人間濟世度人,上到達官貴人,下到乞丐娼妓,都有受過他點化的。據說,當年鐘離權多次傳授呂洞賓金丹大道,待鐘將最秘密高深的道理講解明白,忽然有兩位仙童 手捧金簡寶符,傳達玉帝詔命,委派鐘離權為九天金闕選仙使,如同凡間科舉的主考官了,只是主考仙界,何等榮耀。鐘離權拜受詔命已畢,對呂洞賓說:我馬上要升天去了,你好生在世間修行,等到功德圓滿。也會如我一樣。洞賓回答說:我的志向與老…
-
海峽女神媽祖
道教神仙2016-07-04
每年農歷三月廿三日,是被譽為海峽女神媽祖的誕辰紀念日。逢上這一天。廟會規模空前,尤其是福建甫田市湄洲島上媽祖廟,張燈結彩,香煙繚繞,人山人海,十余萬善男信女虔誠祭拜。 自幼得道 普救眾生 媽祖姓林名默,莆田湄洲灣北岸忠門鄉港里村人。據《林氏大宋譜》記載,是九牧林蘊的八世孫女,也是晉安郡王林祿的二十二世孫女,是宋都巡檢林愿第六女兒。公元九六0年三月二十三日(農歷)庚辰,林默出世,彌目不聞啼哭,因而名默。 林默從小聰穎,惹人喜…
-
種瓜得瓜 積善之家慶有余
道教神仙2016-07-04
也不知什么年代,茅山道觀有一位仙根極深的高道主持圣佑道觀。 這一天,正是大年除夕之夜,他正靜夜神思,忽然鐘磬之聲入耳不息,使得他的心旌如在滾滾浪潮中的小舟一樣把持不?K島羝婀鄭敢凰悖揮傻夢⑽⒁恍Φ潰涸慈绱恕S謔牽懔采袷展Α@肓司彩蟻蛑韉釤Φ鐺飭斯礎?這時太元寶殿內,正奇香寶燭,磬聲瑯瑯,有一布衣草履的長身中年漢子,在三茅座前三跪九叩,默默祝禱。主持道長走入大殿,見此情景,點頭示意,隨之悄然站過一邊…
-
土地爺--廟宇最多的神仙
道教神仙2016-07-04
土地神又稱土地公或土地爺,在道教神系中地位較低,但在民間信仰極為普遍,是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,流行于全國各地,舊時凡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祀奉土地神的現象存在。 在中國的神鬼世界中,土地神算是眾神中一位末等的芝麻官,但它家族龐大。舊時,在中國大地上,幾乎到處可見石砌的、木建的小小土地廟,里面供奉著土地公、土地婆,香火還挺旺。 土地神源于古代的社神,是管理一小塊地面的神。《公羊傳》注曰:社者,土地之主也。漢應昭《風俗通…
-
九位神仙,一批高道
道教神仙2016-07-04
自晉代泰始(265274)到南朝的宋、齊、梁、陳,約三百年間,先后有九位高道到南岳修道歸真,人們稱他們為南岳九仙。他們的俗家姓名是:陳興明,施存、尹道全、徐靈期、陳慧度、張曇要、張如珍、王靈輿、鄧郁之。 來南岳最早的是陳興明。他是河南穎川(今許昌市)人。陳興明少年時代就棄家學道,歷游天下名山,尋訪仙真,于晉泰始兩年(226)到南岳,登游天柱峰。天柱峰是南岳五峰之,峰高海拔1061米,全山花崗巖構成。那時的天柱峰,榛莽叢集,亂石堆疊,削…
-
異人·奇俠李皓白
道教神仙2016-07-04
九仙觀元末張三豐還來此禮拜、煉丹,后建武當宮于觀后山上。明末,九仙觀與武當宮漸近頹圮,李皓白恰好在清初順治四年(1647) 自湘潭來南岳,重修九仙觀與武當宮,并任九仙觀住持。九仙觀得李皓白的慘淡經營,鼎力恢復,蔚為南岳第一大道觀,到民國二十九年(1930)后始衰。1958年以后,因修水庫而拆毀。 李皓白字常庚,原籍青州(今山東省屬)。李皓白的一生異彩紛呈,的確是位奇人奇俠。他學書學劍,文武兼資,集儒、道、游俠于一身。清初,曾駐兵南岳、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