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求長生 事鬼神 他們是中國最早的“道士”
玄門講經2017-06-19
文/劉厚祜 道士之稱始于漢代 早期成為“方士” 宋玉《高唐賦》以羨門、高、上成、郁林、公樂、聚谷等人為 “有方之士”、《史記始皇本紀》秦始皇說:“吾悉召文學、方術士甚眾”。以上有方之士及方術士指的都是方士。 道士之稱始于漢代、《漢書五行志》中說:“道士始去,茲為傷。”《許曼傳》也說:“行遇道士張君巨。”是東漢以來,始將方士叫做道士。晉代以后,方士之稱漸不通行,而道士之稱大著。 周穆王闖入西域 尋找西王母 “方仙道”的中心思想…
-
國家級珍貴古籍名錄 修仙要旨《太清風露經》
玄門講經2017-06-19
文/陳紅彥 國家圖書館藏有《太清風露經》一卷,題無住真人撰。是蒙古太宗九年(1237)至乃馬真后三年(1244)宋德方等刻道藏本,即我們通常所說的《玄都寶藏》中的一種。 一、丘祖遺志繪刻《玄都寶藏》木版 元代初年,披云真人宋德方,承其師丘處機遺意,倡議匯刻道藏。與其門下講師秦志安,謀為鋟木統布之計。先后設立了棲霞宮八卦局等二十七個分局,招募五百多刻工,總局設在平陽玄都觀,命秦志安于平陽玄都觀總領其事。宋德方親自校勘,坐鎮玄都觀…
-
歷法大于天 看古今人們關于時間的幾種算法
玄門講經2017-06-19
文/李洪巖 中國古代向來重視歷史紀年,并將其與現實政治緊密聯系起來。于是,所謂“改正朔、易服色、殊徽號、異器械、別衣服”也就成了改朝換代后的第一件要務。直到本世紀初年前后,我們還可以通過紀年方法的改變來透視當時的政治行情。 中國古代向來重視歷史紀年(資料圖 圖源網絡) 一、中國紀年歷法的爭議 晚清時期,隨著封建王朝的日益沒落,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傳統帝王紀年法也受到挑戰和批判。據錢玄同總結,那時的學者共提出四種代替帝王紀年法的…
-
進退自如 看史上首位隱士如何演繹逍遙游絕唱
玄門講經2017-06-19
文/燕然 莊子生活在戰國中后期,正處于中國社會大變革時期,諸侯之間兼并戰爭不斷,各國為圖生存紛紛進行變法革新,士以其才智成為各國君主爭搶的對象,面對這種情況,士或仕或隱,楊雄在其著作《解嘲》中將這種情況精要概括為:“往者周罔解,群鹿爭逸,離為十二,合為六七,四分五剖,并為戰國。士無常君,國亡定臣,得士者富,失士者貧,矯翼厲翮,恣意所存,故士或自盛以橐,或鑿壞以遁。”莊周無疑是屬于“鑿壞以遁”者的行列。 一、鄙棄功名富貴…
-
雷部眾神 天庭中最可愛的一群工作人員
玄門講經2017-06-19
文:萬景元 說起雷部神仙,我們的印象中,多是威風凜凜,軍儀整肅的,將軍、元帥,天丁力士的形象。旌幢飄飄,號角陣陣。我們熟知的有,拿判官筆的辛天君,鳥嘴的是鄧天君。拿著鐵鏈,黑虎追隨的是趙元帥,拿著青龍偃月刀的是關元帥。馬靈官、王靈官。龐、劉、茍、畢,諸位天君。 雷部眾神 真個是:“對仗森森列左右,旌旗閃閃耀乾坤。” 雷部機構龐雜 仙官眾多 雷部眾神,統屬于神霄玉清真王。神霄玉府,下轄機構很多: 有四府,分別是:九霄玉清府、…
-
修道人可以養狗嗎?
玄門講經2017-06-19
文/萬景元 當今社會,很多人都有養寵物的習慣。在以前,一般農民家里也會養一些貓?⒐釩 ⒅碇嗟模健傲笮送筆且病H擻攵錆托徹泊Γ鍤僑死嗟暮冒槁隆T諭纈蝸防錈媯芏嗍焙蛞殘枰櫛锏陌錈ΑA兌桓黽妒叩某櫛錚雜詿蜆稚痘故嗆苡邪鎦摹N頤鞘熘模繕裼邢烊俠暇星嗯#瓤嗵熳鷯芯磐肥ㄗ櫻咨棧熳鷯緒梓耄嫖渥媸τ泄晟擼栽в瀉諢ⅰN氖餛腥星嗍ㄗ櫻垡羝腥薪鵜穡障推腥辛來笙螅夭仄…
-
道教老箓重見天日 道教界學術界重大發現
玄門講經2017-06-19
什么是“” 眾所周知,授是道教特有的儀式活動。“”字義同“錄”,指記錄神名諱、形象、部屬以及符咒等其它相關內容的文書或簿籍。按照道書的說法,上神及其部屬官將吏兵皆由氣化而成,、氣、神本質相同。 的基本功能有三: 一是作為入道和晉升法職的主要標志,二是防身保命,三是召神行法。 道士所受之有如帝王所獲天降祥瑞(包括寶石、玉、劍、鏡等實物和圖等),后者可以證明帝王統治合法或確認帝王得受天命,前者可以證明受人已合法取得召神之權力…
-
“五行”說究竟從何而來?
玄門講經2017-06-19
“五行”說的起源問題似千古之謎,筆者《“五行”說源于天道歷數考》曾考“行”字本義、“五行”文獻等,提出“五行”本是天道天行的歷數概念,并解釋了圍繞原始天道五行說而分別注入五德、五材說的思孟五行論、鄒衍五德論之來歷。因版面限制,一些重要論述未及展開,茲再述若干問題。 《尚書》“五行”說 今人探五行說多以《尚書》4處“五行”為源:《甘誓》曰“威侮五行”,《洪范》曰“汩陳其五行”“初一曰五行”“五行:一曰水,二曰火,三曰木,…
-
世間唯一不變的,就是變化本身
玄門講經2017-06-19
文/陳明靈 一、世間唯一不變的,就是變化本身。 從春天到夏天,是萬物茁壯成長、枝繁葉茂的喜悅。從夏天到秋天,是萬物風華逝去、盛極而衰的感傷;從秋天到冬天,是萬物歸于塵土、同于沉寂的宿命;從冬天到春天,是萬物破繭化蝶、重獲新生的慈悲。 從秋天到冬天,是萬物歸于塵土、同于沉寂的宿命(資料圖 圖源網絡) “大道公行”第二條:存在就會有變化 世事無常,在紛繁復雜的人間變化中,人們總會感嘆容顏易逝、人心易變、歲月易老。感時傷事之際,…
-
福祿壽三星身世考
玄門講經2017-06-19
過新年,貼年畫,年畫中“福祿壽”最為常見。可是它們是怎么來的呢? 福祿壽三星 福星原本怪獸模樣 木星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,古人稱之為歲星、福星。距今兩千多年前的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《五星占》中就有關于木星的記載。 古人經過觀察發現,在木星活動的12年周期當中,氣候也呈現周期性變化,因為木星與太陽的活動周期規律相似。在《史記》、《漢書》等史書中,都明確記載歲星是主管農業的星官,地位崇高。從《史記天官書》中的記載來看,兩千多年…